上星期五因為出差需要去辦美國簽證,到了師大附中對面的美國在台協會時我嚇了一跳,門口迂迂迴迴的排了好多人,一問之下,發現大家同樣都是預約下午一點的時間進行面談,心裡覺得奇怪,既然都已經預約了,為什麼不直接讓預約時段的人進去裡面等呢。申辦美國簽證,在進行面談之前,就必需先將相關處理手續費用郵局劃撥至指定帳號,說實話,在已經先付了三千五百多塊的手續費之後,還要不辭烈日豪雨的站在人行道上排隊(沒錯,在短短的半個小時之內,我就在這人行道上同時經歷了烈日和豪雨),這樣的遭遇真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個來尋求庇護的難民。
大約下午一點零五分開始,在流量管制下,一批批同時預約一點鐘的人被放行進入了美國在台協會。首先是安檢,所有的電子產品皆不得攜入,必須放在櫃檯保管,接著進行金屬掃瞄,扯的是這邊竟然還叫我連鞋子都要脫掉放在輸送帶上-_-。
進入大廳後,裡頭的人還不少,依照標示指示,先在代辦資料處理的某公司窗口排隊進行一些文件審查,大抵就是幫你檢查一下申請表格填寫是否正確,申辦費用的劃撥收據等等。在排隊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家資料代處理公司的員工應該都是台灣人,可是服務的態度卻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也許對他們來說,這些程序是每天一再重覆的簡單事情,可是對於大部分的民眾,這都是第一次,甚至對一些四五十歲的人,繁瑣的表格及奇怪的規定(例如照片一定要是5cm*5cm,差一點點就叫你去重照),真的會讓人暈頭轉向,可是向他們發問之後,換來的卻是嚴峻不耐煩的口氣對待,這些傢伙應該去看看將太壽司,對一個捏製五十份壽司的師傅來說,做壞一份不過就只是1/50而已,但對那位客人來說,那壞掉的一份卻是他唯一的一份啊。
總之,這些不愉快的經驗,讓我在辦理簽證的過程中,感覺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覺得被對待的像個次等民族,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在這些泱泱大國的面前好好的出一口氣。
(寫寫刪刪好幾回…再講下去就政治敏感了,就此打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