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皮爾斯布洛斯南後,新一代的007由丹尼爾克雷格接任,但他可以說是歷代裡看起來最沒有007氣質的一位。說實話,在007的系列電影越來越走向浮華空洞的大場面風格的同時,連「主角兼具紳仕氣質與花花公子於一身」這樣的特點都喪失之後,我實在提不起勁走進一輪電影院捧它的場。不過在這次二輪戲院裡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才恍然大悟為何這次的【007:皇家夜總會】在網路上能受到眾多網友的好評。
(以下內容涉及劇情,請小心服用)
有點類似【蝙輻俠-開戰時刻】,這次的007電影回到了最初他只是個新人的時候,不過007不像蝙輻俠歷經了許多辛苦還接受了忍者訓練才成型,在電影開頭,他只簡單的殺了二個人,就升級成了高級情報員了(不過真的很詭異,靠殺人數升等?這倒底是殺手還是情報員?),然後鏡頭一轉,開始了007系列電影獨有的普普風式片頭開場。以往的007片頭,總是一堆美女的剪影搖來搖去,這次卻換成了一堆撲克牌的花色萬花筒及不斷出現的人形剪影接二連三被槍殺、格斃....(雖然以前的老套是很俗氣啦,可是這次這樣也太怪了吧…這樣沒問題嗎^^;)。
電影正式開始,一開始在某個看起來像非洲還是中南美洲的地方,007和他的同伴正佈線圍捕一個炸彈客。「不要用槍,我要留活口」,當事跡敗露後,007阻止了正準備掏槍的同僚,並且起動了他肌肉棒子的身體馬達,開始一連串狂奔追捕的過程。只見面部有燒傷疤痕的的炸彈客,一路靠著矯健的身手與動作,不論是跨欄、翻筋斗,還是徒手攀爬,都順暢無比;相對地,007靠著一身蠻力橫衝直撞,所經之處大搞破壞,中途兩人交手,007也被打得居於下風(看到這裡我覺得M夫人應該重金吸收這個炸彈客來取代007才對),而最後終於在敵方陣地抓到了這名炸彈客,但007卻一槍把他斃了(一開始說要留活口的不是嗎 ?該不會是追得太辛苦最後腦羞成怒了吧-_-),然後製造了一個大爆炸後,從敵陣營安然脫身。
光是這第一個橋段的劇情,我就覺得這傢伙根本不是臨危不亂,風度翩翩的007,憑著一身肌肉和狠勁蠻幹,反而比較像終極警探啊。雖然如此,但隨後我心裡卻有了一種想法,一定是因為這是007前傳,導演想要刻劃007的成長過程,眼前這個用盡蠻力的,不過是青澀時期的007罷了,經過接下來一連串的試煉,他一定會大幅地成長提昇,而成為一顆成熟的蜜桃.....呃...不,是成熟的玉樹臨風紳仕情報員。
電影的前半部,這位青澀的情報員,帶著機敏的行動力與有點沉默陰沉的個性,完成了一連串的冒險。而到了影片的後半段,看來導演也發現,強調這位龐德情報員武勇過人的橋段已經足夠了,便安排了一場與反派在夜總會對賭的鬥智牌局,雖然這賭局佔電影的比重之大,一度讓我有點懷疑這到底是007前傳還是賭神前傳,不過不可否認的,在看完前半段的冒險動作部分之後,再接這場賭局看007與對手鬥心機兼耍嘴皮互虧,轉換轉換口味,也不錯。
至於在感情方面,一向是只動真身、不動真情的龐德,在這次的前傳裡,不但愛上了一個女性,而且還甘願為了她向M夫人請辭,不過在電影末段一連串的出乎意料的發展下,付出真情的龐德最終還是遭到了某種程度上的背叛,雖然細想這發展有點牽強,不過為了解釋為何後來的龐德不再對女性給予任何承諾,讓寧可忍受蛋蛋遭酷刑重擊卻也不願忍受伴侶受苦的龐德,遭到這樣的下場,也算是還蠻有點說服力(原來一向帥氣的007,一提到感情,心裡卻是帶著如此“淡淡的憂傷”啊)。
總歸這次的【007:皇家夜總會】雖然在風格上與以往的007系列風格大不相同,不過導演大膽地塑造了一個青澀時期的龐德,倒也頗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一位新龐德即使蛋蛋被槌得痛得大叫也寧死不屈要耍嘴皮虧對方的硬漢風格與在賭局中觀察入微的高明賭技,儼然替螢幕前的觀眾帶來了一個頗具特色的英國版終極警探兼賭神,因此即便他不是原本玉樹臨風的龐德紳仕,那又何妨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