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十一月,在虎牙妹帶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後,虎牙妹的朋友媽斗萱又介紹我們另一齣精彩的舞台劇,屏風表演班的【莎姆雷特】。由於是去年就買好了今年加映場的票,於是這二個月來,一直小心翼翼的提醒自己,一月二十七號要去看舞台劇,深怕時間一久,就忘了這回事。
一月二十七號,星期六下午,我們在開演前半小時來到了今天的演出場地-台北市的城市舞台。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屏風表演班的演出,也是我第一次在城市舞台這個地方觀賞表演,雖然城市舞台的建築不大,不過在低於地面的樓層入口前,有一個小廣場和一個小水池,避開了上頭繁忙的市區馬路,看起來頗令人覺得悠閒舒適的。
時間差不多了,進入劇場就座。一開演,一句台詞投影在舞台前降下的半透明布幕上,映著台詞的布幕後面,還可以看到演員已經在舞台上開始動作,這種像電影的效果之前在百老匯和暗戀桃花源都沒看過,很特別。『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麼的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這是開場的第一句投影台詞,出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第一幕場景是在皇宮大殿,裝瘋賣傻的莎姆雷特王子即將在國王面前展開與雷歐提斯的決鬥。看著一個接一個出場的角色,華麗的服裝與歐式的佈景,卻配上了一個有點誇張又帶點懸疑風格的配樂,說實話,我的腦海在第一時間浮現出的想法是「這感覺怎麼好像半熟英雄啊」(我果然有御宅的潛質)。
當決鬥的這一幕結束後,第二幕開始,卻是幾個演員在舞台上排演莎姆雷特這齣戲的其他部份,這時我才猛然發現,原來這和我之前看的【暗戀桃花源】一樣,也是一齣劇中劇。劇中整個劇組團員在莎姆雷特的巡迴公演期間,各自面臨了不同的問題,以及與其他團員間的猜忌與不和,而在種種陰錯陽差的巧合下,導致了在「莎姆雷特」這齣劇中劇裡,每個角色在不同的公演場次裡都由不同的團員詮釋,而各種爆笑的事件也因此暴露在舞台上。
原本莎翁的【哈姆雷特】旨在描述哈姆雷特性格上過於優柔寡斷的弱點而導致了一個以悲劇收場的復仇計劃,不過屏風的這齣【莎姆雷特】,則藉著將演員間的猜忌與不和等情節與劇中劇交錯呈現,讓原本【哈姆雷特】劇中的各項人性缺陷與黑暗,更貼切的浮現在觀眾的眼前。而藉著劇中劇的幾個主要角色由不同的演員輪流詮釋,更暗示了其實每一個演員,甚至每一個平凡人,身上都藏有這些角色悲劇性格的影子。
【莎姆雷特】這齣戲中,不乏許多知名的電視藝人參與演出,原本若是在一般的戲劇中,也許會有他們原本螢幕形象過於鮮明而導致觀眾無法融入其劇中角色的隱憂。不過由於這齣劇是以劇中劇的表現方式呈現,因此每個演員的角色其實就就是演他們自己,而看著郭子乾和曾國城等演員配合著各橋段拿出他們原本在電視節目上的看家本領,娛樂效果其實是非常成功的,可惜在我看的那一個場次,我覺得在後面幾幕,郭子乾有點欲罷不能,反而悶鍋的模仿出現的太過頻繁而使得整幕戲有點失焦。不過畢竟他還是整齣劇裡喜劇元素的重心,也因此在最後謝幕的時候,理所當然的他也獲得了最多的掌聲。而若要說整齣戲裡最讓我欣賞的演員,那要屬演出國王這個角色的樊光耀了<註>,他在舞台上一開口,那專業的口條將角色的各種情緒表現得明明白白,簡直光靠聲音就可以讓觀眾入戲七分了。
『你使我的眼睛,看進自己靈魂深處,看見我的靈魂裡,那洗拭不去的黑色污點。』李國修在劇中的角色提到,莎士比亞在四百年前就把現代人會發生的故事全都寫完了。算算人類的歷史,豈止四百年,或許從老祖宗的年代開始,人性的本質就沒有改變過,一切的故事在歷史的巨輪下不斷重覆翻轉上演著,也難怪莎翁會覺得人世間的一切,是多麼的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了。而莎翁這些描述著千古不變的人性的作品,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一次又一次的忌妒、猜忌與復仇,也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看進自己的靈魂深處,看進自己那靈魂裡洗拭不去的黑色污點。
『大人!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他們是這時代的縮影。』在幕末,整齣戲以這句台詞作為結尾,我想幾乎半生都從事李國修這類表演戲劇的人士們最能感覺得到台灣在藝文發展上的艱困,希望能夠藉著這句詞兒,提醒大夥別忘了要多支持藝文活動,戲劇其實除了娛樂功能外,還有著反映時代的深度省思。
<註>講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他其實就是曾經在ebay廣告中聞名一時的那個打破花瓶的唐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