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Apocalypse】欲望帶來進步,也帶來毀滅-阿波卡獵逃

apocalypto

血腥=寫實,失傳的語言=古老神秘,不知是否【受難記】讓梅爾吉勃遜嚐到了某種甜頭,帶著明顯同樣的元素,梅老這次的【阿波卡獵逃】以十二、三世紀傳承馬雅文化的阿茲提克帝國為背景,在大螢幕上演了一場中世紀南美叢林裡的逃亡與復仇。


(以下內容涉及劇情,請小心服用)




以【阿波卡獵逃】為這部電影中文片名的原因在於梅老堅持要求全球片商統一音譯,而英文片名【Apocalypse】這個字原出自於希臘文,意思是「文明的崩毀與重生」。「一個偉大文明的衰亡只能始於自身內部」,電影開場的第一句旁白,就點明了梅老要說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從一開始主角黑豹爪和村人們在森林裡和自然共存的生活,到發生劇情轉折,黑豹爪的村落遭到攻擊,主角一行人遭到俘虜,被帶往一座大城市(應該是當時阿茲提克的主城Tenochtitlan),城市裡頭居民人口稠密,並且懂得染布穿衣,各類交易活動也很興盛,但看似繁榮的景象,同時也伴隨著各類愚昧的過度開發所造成的污染及疾病,乾枯的耕地,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人,大量建造神廟用的石灰覆蓋的死白大地及居民,一切畫面都和黑豹爪居住的森林村莊形成了極強烈的對比。

黑豹爪村裡的一個老說書人說的一段寓言故事,讓人特別印象深刻:「貓頭鷹說:『我在人身上看見一個洞,深得像永遠填不飽的肚子,這個洞就是他的憂愁和慾望之源。他會不斷不斷索取,直到有一天世界會說:『我已經枯竭,再也不能給你什麼了』』。」

為了能讓電影更逼真,演出【阿波卡獵逃】的演員,全部挑選自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其中大多並非職業的演員。雖然這部電影對話的部份並不多,但為求完美,全體演員花了五個禮拜的時間,學習當今唯一還留存在世界上的猶加敦島馬雅語。整部戲雖然在前製準備及拍攝中都極注意其寫實的成份(這也是電影宣傳的重點),但卻在電影中間插入了一個譎異的小女孩說出預言的橋段,也許梅老這麼做,是為增加一些古老文明的神秘性及電影本身的娛樂性,不過,至今想來,還是真覺得有些突兀。

整部電影在墨西哥的一處雨林裡拍攝,而從黑豹爪的村莊遭到攻擊開始,整部電影就一直維持著它的劇情高潮和快節奏,中間毫無冷場,直至結束。也許在觀賞電影當中,我們絕大部份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黑豹爪的逃亡與復仇上,但其實黑豹爪所經歷的,所看見的,才是梅老想要傳達給觀眾的訊息,奢華至極,開墾過頭,腐蝕了土地,也腐蝕了人心,當貪婪的心所求超過土地所能給予的之後,竟然用獵捕同胞以活祭神明的荒唐方式,來企圖搏取不知在哪的神明的歡心。當人心瘋狂如此,整個族群也隨之踩起這既荒唐又瘋狂的舞步之後,也就注定了這場舞將以滅亡的姿勢收場。

電影當中關於阿茲提克主城裡的荒淫混亂在我腦海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片段彷彿和現在的社會可以完全重疊,我們不過是穿上了衣服的馬雅人,雖然我們沒有拿著刀斧砍殺同胞,但為了滿足欲望的某些人,何嘗不是以套上了各種社會形式外衣的權謀和手段,來對付自己的同胞,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良知。

雖然今年奧斯卡揭曉,【阿波卡獵逃】並沒有獲得最佳外語片的殊榮,但是基於本片的娛樂性和能夠喚起人們一點自我反省的良知,就已經讓我覺得它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