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曾經在晚上走過一趟布魯克林橋,不過白天的橋還沒去好好看過,而Yvonee告訴我們有個好地方-南街碼頭(South Street Seaport),就在布魯克林橋旁,是個觀賞布魯克林橋的好地方。
紐約當初興起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南街的水運。美國獨立後,紐約成了臨時首都,紐約港也成為美洲主要貨物吞吐港口。1860年以前“紐約”指的就是南街,那時南街到處是商店、市場以及桅杆林立的帆船。帆船帶來了歐洲、中國、印度等地的貨物、絲綢、茶葉等,再由此轉口至北美其它地方分銷,南街那時可謂盛況空前。
爾後,輪船取代了帆船,由於輪船吃水較深,就改泊在曼哈頓西邊哈德遜河的深水碼頭,這時布魯克林大橋也正式通車,替代了南街通往布魯克林的渡輪,南街彷彿從此很快就沒落了。
直到1967年南街才枯木逢春。紐約政府支助,成立非營利性的南街博物館,進而將南街放在“歷史古跡”大傘的保護下,積極推展更新計畫。1980年透過了都市計畫,藉由博物館、古董船、商業區、服務區、展示區等不同分區,使遊客可以遙想南街往昔的盛況。
待在紐約的第九天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前往南街碼頭。我們得先搭乘地鐵到南曼哈頓中國城附近的某一站(抱歉,因為有地陪,所以我來紐約玩的這幾天,幾乎完全沒有記過路,這叫做"幸福的無知"啊XD),然後再步行一小段路,就會到達南街碼頭。

翻翻之前在布魯克林橋上所拍的夜景照片,這張就是夜晚的南街碼頭。

步行的途中,其實就可以看到布魯克林橋了,只是我們一路沿著河岸,從橋的左邊,走向橋的右邊。

原本以為南街碼頭會像個漁港還是什麼的,不過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也已經經過整理,成為一個觀光休閒的小廣場了。

港口裡停著一艘巨大的帆船,不過很可惜,當天的天氣是個看來隨時會下雨的陰天,我想若是晴天的話,這艘船拍起來應該會是很好看的。

廣場旁邊還有一間小型的shopping mall,裡頭有不少紀念品販賣店,其中一間有賣各國國旗,看到了中華民國的國旗,算是一點小驚喜(我還是很愛國的)。

白天的布魯克林橋,看仔細才發現它真的蠻長的,而且大大的橋墩看起來也頗壯觀,不過天氣仍舊是一樣的遺憾。

來到碼頭廣場的對面,是一條觀光街道,地上鋪著是人行石磚道,路旁的商家有花店、咖啡店以及服飾店,石磚道配上花店擺在店門口的花花草草,看起來很休閒也很賞心悅目,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南街碼頭,在來紐約之前,完全忽略了這個地方,但是來到這裡之後,發現它也是一個值得來打發打發悠閒時光的好所在,如果在一個晴朗的下午,來到這裡,拍拍布魯克林橋和大帆船的照片,然後再來到觀光街上,喝喝咖啡,看看街旁的花花草草,找個朋友聊聊天,光是想像一下,就覺得一定會非常愜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