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復糖廠冰淇淋:

位在光復鄉的的光復糖廠,算是很老牌的景點了,以它的枝仔冰聞名。不過愛冰淇淋甚過枝仔冰的我,呃…還是只吃了冰淇淋。
這裡的冰是以在櫃檯買餐卷之後再領取的方式運作,售票口上方的價目表列出了各種口味的冰淇淋及其價格,在上面我發現了新奇的芥末口味,不過最終我還是抵抗不了酒味的誘惑,點了白蘭地葡萄口味,一球好像是四十塊吧。味道和台北市一球一百塊上下的冰淇淋比起來,口感比較沒那麼綿密,味道也比較沒那麼香濃,不過也不難吃啦。
二.瑞穗牧場的奶製點心:

在到達六十石山之前,瑞穗牧場是第二個我們停下來休息的點,這裡的福利社賣了鮮奶以及幾樣和鮮奶相關的點心。
在這裡嚐試了熱鮮奶,蒸、炸鮮奶饅頭以及起士蛋糕還有鮮奶酪。大致上來說,東西吃下去,就是…嗯…有牛奶的味道,這樣而已。不過這裡要說的是炸的熱熱酥酥的鮮奶饅頭,剛吃下去有著炸銀絲捲的酥脆,但裡頭暗藏的鮮奶香卻會讓它的味道後來居上,比起炸銀絲捲再上一層,值得推薦。
三.公正街包子店:

這家店的門口大排長龍,還好外帶才要排隊,內用可以入坐後再點,不過人氣這麼旺的店,要找位子坐也不是那麼容易。

台北流行的小籠湯包是薄皮的,也就是人家要你『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那種,不過老子最喜愛的,卻是小時候眷村口老榮民師傅做出來的厚皮小籠包,公正街的正屬於這一種。我素愛嚼那熱騰騰的麵皮香,多嚼幾下還會散出甜味來。這家包子的麵皮不用多嚼,你咬下去第一口,它就是甜的,猜想老板在和麵的時候應該就放了糖進去,所以包子皮才會甜得這麼明顯,也正是如此,它的味道合了許多人的口味。除了麵皮之外,它的肉餡吃起來也肉鮮十足,多吃幾個,也不覺腥,不太需要薑絲解膩。此外,蒸餃也不錯,只是賣相差了點,至於不酸也不辣的酸辣湯,就不推薦了。
四.戴記扁食:

和液香扁食本屬一家,兄弟分家的戲碼看多了,也不稀奇。聽說這兩家的味道差不多,生意也都很好,不過液香總是會早賣完那麼一點就是了。

這扁食好吃,不過並不是液香或戴記做得特別好吃,我從小在眷村旁菜市場裡的陽春麵攤上吃的扁食就這味道,其間在不少地方吃的扁食也都是這味道。所以,這扁食好吃,不因為它掛得是啥招牌,只是因為它是扁食。
五.中一豆花:

這家的豆花口味不多,就綠豆,花生,綠豆加花生三種。

吃得出來是傳統的豆花,但口感卻比一般坊間所賣的豆花細膩得多,且吃得出傳統豆花帶著的豆香。不過挑剔的我還是覺得有兩點可惜,一則如果糖水能再多一點傳統的紅糖味就好了,二則,如果可以再大碗一點那就更好了XD。
三天兩夜,由於大多時間在外奔走遊玩,因此沒心思特地繞道去找些好料,再者,不管是有點名氣的小吃,或者朋友私藏的好店,不是生意好到不行,就是當天早早就休息了,因此原本準備大開殺戒的最後一晚,也只得草草了事。不過這麼一緬懷下來,我想,下回再去還要再光顧的,應該還是那公正街包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